以2-吲哚酮衍生物(1a~1c)与醛(2a~2n)为原料,通过克脑文格尔反应和酰化反应得到17个(E)-1-乙酰基亚苄基吲哚酮衍生物(1~17),其结构经1HNMR、 13CNMR和MS(ESI)进行表征。采用CTG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1~17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胃腺癌细胞(BGC-823)3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6对三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0.50±0.03(A549)、 0.20±0.02(MCF-7)和0.34±0.04 μM(BGC-823),尤其是对MCF-7的抗增殖活性与阳性对照阿霉素相当。
在可见光促进下,以介孔氮化碳(mpg-C3N4)作为可回收的光催化剂,Na2CO3作为添加剂,室温O2氛围中,苄基卤化物氧化合成相应的芳基醛或酮及其衍生物(2a~2u),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ESI)表征。mpg-C3N4的结构经XRD, BET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以4-甲基氯苄(1a)作为模板反应,探究了催化剂、溶剂、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在最优反应条件下, 2a~2u收率可达63%~87%。通过催化剂稳定性实验发现催化剂可以稳定循环5次。
以4-(二乙氨基)水杨醛为原料,经Knoevenagel 缩合反应、Vilsmeier反应以及Wittig反应得到中间体3,以2,3,3-三甲基-3H-吲哚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得到中间体4; 3与4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含半花菁结构的香豆素类SO2荧光探针PA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确证。该探针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以快速检测外源性SO2,检出限为0.38 μM,响应时间为3 min。探针于498 nm处的荧光强度随着SO2浓度增加而增强,当SO2浓度为0~120 μM时,荧光强度与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以(未)取代的间苯二酚与β-酮酸酯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在酸的催化下发生Pechmann 反应,合成了4个关键中间体——7-羟基香豆素衍生物(1a~1d),其与芳氧乙(丙)酰氯作用,合成了8个结构新颖的7-芳氧乙酰氧基香豆素衍生物(2a~2h),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油菜平皿法和稗草小杯法的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双子叶植物油菜根长的抑制效果好,与阳性对照药2,4-D相当,并表现出一定的构效关系。进一步的温室盆栽实验(50 g/亩)表明,茎叶处理时,部分目标化合物(如2a~2e)对双子叶植物的抑制率为100%,与2,4-D的防效相当,具有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优化的价值。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设计并合成21个新型含三氟甲基取代喹啉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及19F NMR和MS(ESI)进行了确证。用MTT法评价了所得目标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DA-231)、前列腺癌细胞(LNCAP)、人肺癌细胞(A549)、肾癌细胞(A498)和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的抑制活性。
以1,3,5-三乙炔基苯为单体自聚合成了共轭微孔聚合物(CMP),经直接碳化、KOH活化碳化分别制备了多孔硬炭(PHC)和KOH活化多孔硬炭(K-PHC)。用SEM、 N2吸附-脱附测试对K-PHC和PHC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K-PHC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1234.5 m2·g-1)。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K-PHC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972.1和2438.2 mAh·g-1; 0.6 A·g-1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仍可达到627.2 mAh·g-1的高比容量。
以2,3,4,6-四-O-苄基-D-吡喃半乳糖三氯乙酰亚胺酯(6) 为供体,与被保护的植物鞘氨醇受体(7)在可见光促进的以曙红Y为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糖苷化反应,得到合成KRN7000及其类似物的关键中间体(2S,3S,4R)-1-O-(2´,3´,4´,6´-四-O-苄基-α-D-半乳糖)-2-叠氮-3,4-二-O-苄基十八三醇(1),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可见光促进的糖基化反应方法新颖、绿色环保、供体易于制备、光催化剂曙红Y价格低廉。
以二苯甲酮为原料,经McMurry、硝化、还原反应合成了化合物3,总收率为59%,其化学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进一步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3在溶液中的聚集发光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3具有可逆的溶剂/pH双重响应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主要是由于其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发生变化。
通过固相Wittig反应合成了一种π共轭结构有机荧光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及ESI-MS表征。通过实验研究了化合物的UV-Vis和荧光光谱并采用理论计算进行了光谱机理解释。目标化合物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乙腈和N, 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均位于310 和380 nm处,在上述溶剂中的最强荧光发射波长λem分别为438、436、439、448和451 nm。
以硫酸为催化剂,采用三羟甲基丙烷、庚酸和己二酸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了三羟甲基丙烷己二酸、庚酸混合酯;采用三羟甲基丙烷三庚酸酯与己二酸酯交换法合成了三羟甲基丙烷己二酸、庚酸混合酯。通过基团和质量守恒,计算三羟甲基丙烷和己二酸的反应比例;根据13C NMR结果,发现与酯化/酯交换反应的原料比例具有明显的一致性,通过分析不同方法形成的酯键情况,发现3种方法合成的混合酯中己二酸含量相当。
本文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3,5-二甲氧基溴化苄为原料,经取代、缩合和水解等3步反应,以38%的总收率合成了Moracin M。分别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初步测试了Moracin M的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抗炎活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很强(IC50=0.0433 mg/mL),优于阳性对照药VC,且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手性环戊二烯配体因在环化反应中出色的催化效应及立体选择作用受到金属有机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其中环戊二烯基配位的过渡金属复合物催化的环化反应更是成为相关药物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各类手性环戊二烯配位的不同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环化反应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