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环合、氯化、偶联、烷基化、还原以及亲核取代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0个新型的2-三氟甲基-4-氨基喹啉衍生物(5a~5e、 6、 7a~7d),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19F NMR及MS(ESI)表征。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细胞(PC3、 LNCaP)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5 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5b、 5c及6对PC3细胞的抑制率,以及化合物7a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均优于阳性对照药紫杉醇,抑制率分别为50.6%、 52.1%、 54.7%及57.6%。
暂堵酸压技术是改造碳酸盐岩储层、提高储层渗透性、保证油井增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其中,暂堵剂是暂堵酸压技术的关键。本文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酸压用自降解颗粒暂堵剂TDJ,通过室内实验对TDJ进行了配方优化、降解性、封堵性及解堵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 ℃, 30%丙烯酰胺,1%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0.3%过硫酸铵合成的TDJ性能最好。TDJ适用地层温度为60~120 ℃,其降解时间受HCl浓度和NaCl溶液浓度影响,在1% HCl中完全降解需要85 h,20% HCl中完全降解需要67 h;在10000 mg/L NaCl溶液中完全降解需要10 h, 70000 mg/L NaCl中完全降解需要18 h。岩心实验表明:TDJ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解堵性能,暂堵率和解堵率分别达到90%和92%以上。
发展了一种镍催化丝氨酸磺酸酯与芳基溴远程还原交叉偶联反应,有效地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β-芳基丝氨酸甲酯衍生物。使用简单易得,结构稳定的丝氨酸磺酸酯作为偶联体,在NiBr2(dme)/4,4'-二甲基-2,2'-联吡啶/Zn催化体系存在下,反应经过OMs与Br交换,C—Br键切断形成C(sp3)-自由基,分子内原位进攻远端芳环而去芳香化形成螺环,C(sp2)—C(sp3)键的断裂等过程,从而实现1,4-芳基基团迁移。在另一侧催化循环中,上述过程产生的α-氮烷基自由基与低价镍和芳基溴生成的Ar—NiIILBr络合物加合形成Ni(III)物种,最后镍物种还原消除实现第二个C(sp2)—C(sp3)键的构建。该偶联方法以简单易得,结构稳定的丝氨酸磺酸酯作为偶联体,“一步”反应形成两个新的C—C键,且反应条件温和,具有优异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
醛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的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开发高效、便捷的醛类物质检测方式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香豆素-悉尼酮与炔基化合物的点击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含吡唑香豆素结构的羟胺类荧光探针(O-取代型和N-取代型),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及HR-MS表征。其中,N-取代型羟胺探针可与食品中3种常见的糠醛类化合物(糠醛、5-甲基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进行荧光衍生反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和高分辨质谱对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衍生产物具有良好的色谱学行为,以及较高的荧光强度和较强的质谱峰信号。
与匮乏的锂资源相比,钾元素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使得钾离子电池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Sb2Se3因较高的理论比容量(669 mAh/g)而被视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候选材料。但Sb2Se3嵌钾会造成两倍以上的体积膨胀,和生成K2Se导致容量快速衰减和导电性差。本文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高温煅烧制得Sb2Se3@N-C,并将其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b2Se3@N-C表现良好的稳定性,在1.6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仍有180 mAh/g的容量。
(1S)-(-)-2,10-樟脑内磺酰胺与原位生成的芳基硫氯反应,制得系列亲电性N-芳硫基樟脑内磺酰胺试剂(1a~1c),并将其应用于与β-酮酯活泼氢的不对称亲电取代反应,合成了具有光学活性的α-芳硫基-β-酮酯衍生物。考察了试剂结构、底物酯基的体积及环大小、添加剂种类及用量,以及溶剂、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手性诱导效率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以(1S)-(-)-N-对甲基苯硫基樟脑内磺酰胺(1a)为亲电试剂,六元环β-酮甲酯为底物,甲苯为溶剂,碳酸钾为碱,室温反应48 h, α-芳硫基-β-酮酯的收率可达91%,对映选择性达40% ee。
三氟甲基取代的N-叔丁基亚磺酰亚胺和α, 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在三乙烯二胺(DABCO)和Ti(OiPr)4共催化下反应,实现了底物诱导的不对称aza- Morita-Baylis-Hillman反应,以高产率(49%~97 %),高非对映选择性(dr>99/1)合成了一系列N-叔丁基亚磺酰基-α-甲亚基-β-三氟甲基-β-氨基酸酯产物。该产物经脱保护、关环可进一步转化为光学纯的α-甲亚基-β-三氟甲基-β-内酰胺类化合物,产物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确证。
在5 mol%的氮甲基吗啉催化下,实现了α-取代硝基乙酸苯酯与醌酯类化合物的串联反应,快速、高效构建了一系列3-取代-3-硝基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
羽扇豆碱和表羽扇豆碱是典型的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以哌啶酸乙酯盐酸盐为原料,通过氮烷基化反应、迪克曼缩合反应、Krapcho脱羰反应、Wittig反应等4步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5,总产率46.7%。化合物5可经文献转化,完成(±)-lupinine和(±)-epilupinine的合成。该合成方法具有合成路线短,产率高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
以经济易得的色酮-3-甲酸1与手性仲胺2为原料,在无催化剂和室温条件下,以氯仿做溶剂发生Michael加成/脱羧/开环反应,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水杨酮拼接手性烯胺类化合物3a~3k,产率72%~9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进一步通过单晶确定了化合物3a和3i的结构。该方法不需要添加任何催化剂,利用色酮-3-甲酸的高亲电性和手性仲胺中氮原子的高亲核性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生成的手性中间体不稳定发生开环反应,最终得到产物水杨酮拼接手性烯胺类化合物3,可以为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提供多样性的合成子或者作为催化剂手性配体。
以2-氰基-4-硝基苯胺为原料,经氧化偶联、酰胺化、亲核取代反应、分子内Wittig反应、还原反应等过程实现了7-氨基氯硝西泮的化学合成,在反应完成后可以直接过滤淋洗即可得到产物,无需其他纯化,操作简便。
高三尖杉酯碱因具有较好的抗癌和抗肿瘤活性而受到广泛重视,2012年,美国FDA正式批准其用于临床治疗慢性粒白血病适应症。三尖杉碱为高三尖杉酯碱的母核结构,具有5个环系以及3个相邻的手性中心。三尖杉碱分子结构的特殊性以及高三尖杉酯碱良好的药理活性,促使众多研究小组对其展开了不对称合成研究。本文综述了以手性1-氮杂螺[4.4]壬烷骨架为中间体,合成(−)-Cephalotaxine的研究进展。